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2015夏季新品介紹

2015‧夏日炎炎,就是想來一杯冰冰涼涼的好茶,春水堂在今年推出了四款推薦的全新茶品,要帶你一起征服夏天。另外,也要跟大家介紹我們兩款新茶點,讓你喝茶時一解想吃東西的嘴饞

 《包種輕糖蜜茶》
特選台灣包種茶,湯色蜜綠鮮豔透著金黃色澤,以濃郁的蜂蜜與茶加以調和
滋味清新、甘醇滑潤,舒適輕甜的口感讓人有一種雀躍的心情


《檸檬清茶》
以新鮮檸檬原汁搭配特選台灣清茶調和而成
酸甜清爽、果香清揚,沁涼又回甘


《柚香凍檸茶》
黃金香柚果肉清甜,加入檸檬與台灣焙火烏龍調合後
香氣濃郁誘人、茶湯紅潤自然回甘,酸甜香濃滋味交織,可口宜人


《烏龍檸檬茶》
台灣焙火烏龍茶香濃郁甘醇,調和新鮮檸檬原汁
迷人焙火韻香中,滿是清新香檸,芬芳溢滿齒縫之間
滋味甘醇爽口、喉間回韻不絕


《轟炸毛豆》
嚴選A級毛豆莢,經過細心調味,甜度高,滋味足
鹹酥香辣口味在舌尖上跳動,讓人忍不住地一口接一口


《烤起士酥餅》
酥脆外皮包裹著香醇厚實的切達乳酪餡
鬆軟可口、入口即化,老少咸宜的佐茶良品


快來試試今年夏天向您推薦的好滋味:春水堂全國據點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飄揚東海藝術街的茶香 -春水堂國際店



東海藝術街內的春水堂國際店重新開幕,現調茶飲供應中!


休息了近兩個多,千呼萬盼,住附近的茶友紛紛跑到粉絲團上問小編何時開幕,說平時喝茶聊天的地方,希望可以趕快營業,也有遊台中的旅人想要逛藝術街時可以喝到一杯春水堂的茶,現在已經可以喝的到囉。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風靡全世界的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誕生記

如果現在你有機會效法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排場,籌組一個珍珠奶茶特搜艦隊浩浩蕩蕩地繞行全世界,一旦發現有珍珠奶茶出沒的角落便插上佔領的大旗,那麼,這將很有可能成為史上勢力最龐大的文化帝國,而僅僅是一座小島的台灣,正是此波創新茶文化的精神領袖。

故事的源頭,是這樣開始的

1987年春季,年僅二十多歲的林秀慧當上了春水堂四維店店長,負責冷飲部門的材料採購,每日早上要騎機車到建國市場裡採買當天的食材。有一次,偶然將她童年喜愛的美食「粉圓」帶回店內煮食,並分享給伙伴。起先是原味品嚐,只略加點糖,溫熱的吃,後來她嘗試改成涼的吃,香氣雖減低少許,但口感特佳,因為冰涼後的粉圓Q勁好,粒粒分明。於是將粉圓與她最愛的冰奶茶、檸檬紅茶做融合與調配,自己喝著好玩,也請老板喝,變成了專屬的私房茶。

當時販售產品,皆會請老板用毛筆寫價目表,林秀慧將私房茶偷偷賣了一個禮拜,發現顧客反應度好後,才小心地請老板試喝,老板雖口中稱之亂搞:「不就是粉圓嘛!」卻欣然磨墨提字,從此二十五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展開了它的輝煌一生。

回頭來看,珍珠奶茶除了有絕佳的創新口感,在嘴中咀嚼不停的其實是鄉愁。對珍珠奶茶發明人林秀慧來說,粉圓是她童年在市場中最熟悉的食物,珍珠奶茶成了對童年美好記憶的鄉愁;對春水堂創辦人劉漢介來說,專研茶文化讓他知道宋代是最普遍在茶湯裡加料的年代,而珍珠奶茶其實是另一種向歷史致敬的鄉愁;對許許多多異鄉遊子來說,吸上一口珍珠奶茶更是能一解思鄉情懷,成了與家鄉最直接的連結。

或許從頭到尾,我們吸上了一口珍珠奶茶,吞下去的卻是滿滿的情感。


當珍珠奶茶走向世界

年紀輕輕即擔任四維店店長,現擔任春水堂商品部副總的珍珠奶茶發明人林秀慧曾說,「我從來沒想過當年一個意外的舉動,居然開枝散葉影響了全世界。」

僅僅不到三十年,從台中春水堂四維店發跡的珍珠奶茶不再只是一種飲品,更代表了一項文化象徵,從東方美學、時尚風潮到台灣之光,在在顯示了一杯珍珠奶茶背後所帶出的世界影響力。在美國,人們創作出「BOBA LIFE」流行歌曲,將來自東方的珍珠奶茶塑造成新生活型態的象徵;在德國,珍珠奶茶成為麥當勞菜單中最受歡迎的新品項;在南非,新開幕的珍珠奶茶店面也正悄悄挑起當地人的好奇心。

茶作為東方人的文化飲品,粉圓代表台灣人的共同記憶。珍珠奶茶起初在四維街以西式吧台供應,帶著人情味的互動。緊接著,各種創新隨後跟上,封口機、簡化服務流程、調和手法,以及佈滿全台灣的茶吧。珍珠奶茶打破了以往喝茶必須慢條斯理、講究細節與品味的文化框架,在現代工業化的發展下,隨拿即走的便利與隨性,讓「喝茶」成了一件容易的事,同時展現了個人主義抬頭的生活態度。從來沒有一個飲品,除了冰涼解渴外,還能在嘴裡咀嚼許久,從主餐旁的配角,一躍成為了兼具消暑、娛樂以及飽足感的主角。

更想不到的是,當珍珠奶茶踏出了台灣,居然掀起了第二次的革命。各式各樣販賣珍珠奶茶的茶沙龍,搭配著鮮豔活潑的空間設計,甚至出現了自由組合搭配的創新點餐方式。對於外國人來說,珍珠奶茶除了帶著一點東方氣息外,更象徵熱情與奔放。有人用實驗室的精神來「玩」珍珠奶茶,這時,珍珠奶茶變成了一種生活態度。

暮然回首,在眾多的偶然與必然之間,一杯珍珠奶茶經過不同國家、文化的詮釋洗禮,變化出驚艷、活生生的珍珠奶茶全球化之旅,而這趟旅行的起點,在你的眼前,四維街30號。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內容,請在最上面的標題下幫我們按個讚或分享喔!謝謝。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歡迎光臨,世界珍珠奶茶發源地


文/春水堂創辦人劉漢介

乍看四維街30號,雖是一間很普通的茶館,卻在世界飲食史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1987年,是台灣創造奇蹟的一年,發明了生活,也改變了生活。
台積電正式成立,以科技實力帶動整體經濟成長,
台灣人知道,這是生活開始變富足的重要轉折;
同一年,統一超商也成立了,以超乎想像的方式重塑了我們的生活,
現在這座小島上擁有了全世界密度最高的便利超商。

此外,還有一件在當時看似微不足道,卻在之後影響了全世界飲食生活的事情發生。
1987年春季,春水堂員工林秀慧在春水堂四維店的吧台上,
把當天早上在傳統菜市場裡買回來的古早味粉圓,
倒入剛在雪克器裡因為加入大量冰塊、快速衝撞而降溫的茶湯和奶精裡,
珍珠奶茶,第一次意外的現身。

而後三十年,一股從台中、到台灣,到全世界的珍珠奶茶風潮,席捲了全球無數人的味蕾,
珍珠奶茶從一杯飲品,晉升為一項足以代表臺灣的文化符號。
國際上最權威的媒體CNN來報導了,日本最大的新聞台NHK也來了,
Discovery也特地派了整組團隊飛來採訪。
國際媒體前來朝聖,只為了尋找珍珠奶茶的起源地。

我始終好奇地思索著,珍珠奶茶這段宛如英雄旅程的命運,
是偶然的幸運,還是必然的結果?

同時,我也思索著,正當咖啡文化成為台灣人生活的主軸,
同樣紅遍世界的珍珠奶茶,甚至是背後蘊含的茶文化,
一直是台灣人的驕傲,卻鮮為人知。
雖然四維街已不復當年盛況,但我們認為復興這段光榮的過去,並在未來發揚光大,
是春水堂身為台灣茶生活文化第一品牌的責任與願景,也是台灣該被世界看到的成就。

透過了「創始店發光計畫」,我們讓四維店更接近了三十年前的文化發源樣貌,
嘗試以新設計勾勒出過去的韻味,讓全世界的茶飲愛好者,能透過新的方式參與舊的歷史,
一同感受世界珍珠奶茶發源地的獨特魅力。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內容,請在最上面的標題下幫我們按個讚或分享喔!謝謝。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春水堂背後的台中味


劉書甫  「若要讓珍珠奶茶的格局更廣,它不能只是一項飲品,它必須是承載台灣小吃精神的休閒飲食;它不能只是品牌,它必須讓更多人看見台灣飲食文化的底蘊。」

/黃雅婷

劉書甫,一個從小在台中長大,求學時卻遠離故鄉,長年居住在台北的年輕人。當完兵後,他毅然決然回到他最愛的故鄉台中,看看令他流連忘返的那些茶館和咖啡館,並親自進行田野調查。今年六月,他發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細味臺中,裡面多次提及春水堂創始店和他的童年回憶,讓筆者興起了邀約劉書甫為訪談對象之念頭。溫文儒雅的劉書甫,會怎樣看待關於春水堂創始店的計畫,以及整個台中的飲食文化史呢?


初見到細味臺中作者劉書甫本人,著實讓筆者訝異不已,原來劉書甫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年紀輕輕卻才華洋溢的他,是道地的台中人,從小跟著音樂家父母親來春水堂創始店喝茶,雖求學時長年遠赴他鄉,但對台中的熱愛可能不亞於一輩子住在台中的居民。

其實春水堂的珍珠奶茶對於我而言,就是與家人之間情感的記憶。

一身衣著充滿文人氣息的劉書甫,一開口就與筆者暢談珍珠奶茶的特質。「台灣飲食的三大主體分為『正餐』、『小吃』和『祭祀食物』,而珍珠奶茶就是屬於可以呷涼呷甜的『小吃』類別,是大眾休閒飲食的一種。珍珠奶茶是奶茶和傳統小吃珍珠的融合,而泡沫紅茶行正如過去的冰果室,是代表庶民生活的飲食文化,也是台中人共同的記憶。正因為他那親切、易接近、每個人都喝得起的特質,使得這個原本只屬於台中人的文化,漸漸拓展為整個台灣人的文化,甚至變成國際間的熱潮。」

因為劉書甫大學時念的是哲學,研究所時念的是文學,研究的方向為庶民飲食領域,所以對於台中泡沫紅茶史極有自己的論調和看法。「台中最先風靡普羅大眾的冷飲為菜市場販售的『紅茶冰』,一根吸管一個鋁箔袋,就可以將冰涼帶著走。後來隨著民眾消費能力提升,漸漸要求休閒活動的品質,因此一股結合文人茶和雪克器的茶藝館便應運而生。」說到此,劉書甫啜了一口珍珠奶茶,接著說「你以為台中的休閒飲食文化就到此為止了嗎?」他輕聲地笑了笑,「茶館裡有茶食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業者又為了各自的特色,努力地研發出了各自的茶點,茶食走向多樣化。而後,為了提高消費,乾脆也賣能餵飽大家的餐點,複合式的營業模式遂出現。而這樣的複合式經營也是之後出現的咖啡館的經營模式,如風尚、閱讀、水舞饌……等,就連春水堂也必須販售餐點了。」

「其實春水堂的珍珠奶茶對於我而言,就是與家人之間情感的記憶。」劉書甫說到此不由得感性了起來。「因為我的父母親是音樂家,年輕時都會從台中搭車到霧峰上班、團練,常常不到中午已經結束當天的練習,便會搭著同事的車回到台中市,父母親與朋友會直接驅車前往當時春水堂的前身『陽羨茶館』,點杯冷飲和些許茶點,聊聊樂團的八卦和趣事,即可消磨大半天。而我當時跟在父母親身旁,往往一起在春水堂創始店廝混整個午後,也是那時開啟了自己與春水堂的不解之緣。」

珍珠奶茶是個無論上至富人下至常民都會深深愛上的飲品。

因為劉書甫的成長背景關係,所以他有習慣性且有意識地想要主動了解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其實珍珠奶茶是『味覺加法』的最佳應用,一杯茶同時具備『飲用』、『食用』和『享用』的樂趣,是上至富人下至常民都會深深愛上的飲品。」

劉書甫此時看了一下手邊的珍珠奶茶,緩慢但堅定地說,「我們應該要擴展珍珠奶茶的格局,使它的包容性更廣。珍珠奶茶不能只是一項飲品,而是必須承載台灣小吃的精神,也就是兼具樸實、細緻,和獨有的神韻;珍珠奶茶不能只是個品牌,而必須讓全世界看到台灣飲食文化的底蘊。」關於春水堂創始店正處在轉型的關口上,劉書甫也建議我們要讓生意帶著文化的使命。真正的生存之道,是必須將虛實有所整合。「所謂的『虛』就是文化、『實』就是生意,他們彼此是必須相生流轉的。重點是,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裡,本質和核心精神不變,只是用不一樣的方式將故事大聲講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這樣的文化對於我們的意義在哪裡,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社區再興、復興區域文化等行動,最終都是要回到生活本身。怎麼樣讓當地人也能夠參與,並打從內心認同和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色,這才是真正的成功。」劉書甫此時看了看筆者,微笑地說,「我期許春水堂也能做到這樣的社會反饋,如此一來,春水堂就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內容,請在最上面的標題下幫我們按個讚或分享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