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創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創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我在,春水堂創始店的那些日子-上集



施玉肖  「春水堂創始店始終閃著昏黃但堅定的光,照耀在四維街上。」

/黃雅婷

施玉肖,在春水堂服務已近三十載,就學時念的是電子專業,卻在春水堂找到自己終生的志業。她是春水堂創始店的前店長,對於春水堂創始店有著很深的情感依戀,她期待春水堂創始店能讓更多人發現到台中庶民文化、小吃文化的美。

這天,筆者與春水堂國美店的玉肖店長約在台中國立美術館下凹庭園處。遠遠的,就看到玉肖店長親切微笑的站在店門口,招呼我來看看甫剛盛開的荷花,讚嘆生命的芬芳溫暖。

這裡就像是我的第二個家,是我人生的啟蒙,我也是在這裡決定了我的終生志業。

「我念書的時候,是讀電子科的,所以打工時是去電子公司上班,一畢業也就進入電子公司工作,一切都看起來好像很合理,但內心知道自己不是很開心。」玉肖店長引領我進到春水堂國美店隔壁的秋山堂喝茶,一邊熟練的泡茶一邊回想從前。「我發現自己在電子公司上班時,因為大多數時間只能接觸內部員工和機器,鮮少與外部的人來往,生活圈比較封閉,生活環境也比較侷限,所以做一陣子之後開始認真的思考我的人生。」玉肖店長邊微笑邊說,「我從小就喜歡聽國樂,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需要常常招待來家裡的客人喝茶,所以我也喜歡喝茶。」因此,玉肖店長就此展開了自己與春水堂的緣份,「一開始進到春水堂時,我是直接在地下室的木犀堂工作,也就是專門服務小壺泡茶的環境,在裡面工作整個人都顯得十分美麗、優雅、緩慢。」玉肖店長燦爛的笑著說,「這裡就像是我的第二個家,是我人生的啟蒙,我也是在這裡決定了我的終生志業。」

民國77~79年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日子,當時春水堂創始店的營業狀況非常好,絡繹不絕的人潮,可說就像春水一樣川流不息。「當時的我好快樂,因為創辦人的美學概念和堅持、主管的身教,讓我學到了何謂花藝、何謂茶道、何謂認真。記憶最深刻的是我19歲生日那天,創辦人偕同夫人,一起為我慶生。我們也常常在打烊之後一同吃消夜,創辦人和其他同事也會光臨我那小小的租屋房間吃火鍋。」說到這,玉肖店長開心的笑了起來,「就連放假,我都還是帶著一本書去春水堂創始店,選個位置坐在那裡靜靜的看書,一整天都不會膩。」

春水堂創始店和客人之間彷彿生命共同體般,已經依偎在一起無法分開了。

「而後,在民國94年至100年間,我擔任春水堂創始店的店長。當時的四維街已漸漸蕭條,以往榮景不復存在。」玉肖店長此時彷彿跌入時光隧道中,表情十分認真。「但幸運的是,創始店永遠有那群在背後默默支持我們的老顧客,他們永遠不放棄這家店,反倒一直跟我們說,希望創始店永遠不要收起來。因為我們就像四維街上的那盞明燈,是他們在成長時期的精神寄託。因為有創始店,就像那個年代曾經存在的證據一樣,是對過去時光的紀念。」

擔任春水堂創始店店長的那些時光中,對於玉肖店長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921大地震的那幾天。「921大地震的那些日子,因為停電、電話不通的關係,台中市幾乎沒有店家營業。四維街上更彷彿無人小鎮一樣,到了晚上就黑壓壓的一片。但是我們堅持要點蠟燭、將桌椅搬到戶外,繼續供應茶飲給客人。」玉肖店長此時停住,喝了一口茶,接著繼續說,「那幾天陸陸續續有客人跟我們說:好險好險!還有春水堂創始店開著,要不然我已經習慣每天來喝茶吃茶點了,沒有你們,我們該怎麼辦?」說到這裡,玉肖店長微微露出笑容,「我常常以為自己做的事情很微不足道,但是透過顧客的回應,我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多麼能夠帶給別人幸福、溫暖的感受。春水堂創始店存在的意義,好像不只是單純滿足果腹之欲的生理需求,而是能夠提供他人在精神面的安全感。春水堂創始店和客人之間彷彿生命共同體般,已經依偎在一起無法分開了。」

相伴相知相惜。

春水堂創始店,這個小而溫馨的店,曾經是春水堂老顧客和老員工關於那個年代的記憶。「其實對我來說,聽到春水堂創始店將要重新整修開幕時,實在是非常開心期待。」玉肖店長此時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前方,「這裡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說的地方,無論對於老員工或老顧客來說,都是值得尋根的地方。我期望,關於春水堂創始店的計畫,投入進去的並非只有春水堂創始店的員工,而是全台灣春水堂的夥伴,以及全台灣熱愛春水堂的茶友們。」

「相伴相知相惜」是最後玉肖店長送給春水堂所有夥伴的一句話,無論是對身邊的同仁、對顧客、對這家店,都必須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個時光。從那個年代的時髦標記,到這個年代的含蓄情感,因為有不離不棄的顧客和夥伴,春水堂創始店方能始終閃著昏黃但堅定的光,照耀在四維街上。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內容,請在最上面的標題下幫我們按個讚或分享喔!謝謝。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我最熟悉的味道-春水堂四維店 上集


陳松林  「我在這裡喝的並不只是茶,而是喝情感」

/黃雅婷

三十年前的一位年輕小夥子,跟朋友們一起湊熱鬧來到當時台中四維街最有名的「陽羨茶館」喝茶。他不知道甚麼是文化素養、甚麼是品味,只知道這麼做是一件相當時髦與流行的行為。三十年後,這位年輕小夥子變成中年有型大叔,卻依然保持著對春水堂創始店的忠實與熱愛。究竟這裡對於陳松林來說,有著甚麼樣特殊的情感與魅力呢?


在還沒見過陳松林先生之前,就有從春水堂四維店的店長口中探聽到這位喝春水堂的茶飲將近30年的忠實茶友。他是個有名的篆刻師,其篆刻的藝術品在包括文化中心等多處地方展覽過。他是個一開始見面時會顯得有些內斂,但一旦聊天頻率對了、感覺對了、內容對了,就會敞開心胸跟對方大聊包括易經、書法、文化、生活態度的藝術家。他有個女兒叫做「庭庭」,所以被人稱為「庭爸」。

庭爸認識的第一家春水堂,也就是我們的創始店「四維店」。那天,我們相約在四維店的地下室聊天,回溯爸最初與春水堂相遇的味道。

我喜歡坐在吧檯邊,看著員工們在你面前認真手搖茶飲的樣子,當茶飲遞到你的面前時,你喝下去的每一口,都可以感受到員工投注在內的熱情與用心。

三十年前,春水堂的前身「陽羨茶館」在台中四維街創立了。當時的四維街即相當於現在的台北東區,大家公認的「泡沫紅茶一條街」就是四維街,是年輕人喜歡群聚、喝茶、聊天的地方,對當時的年輕人來說,走在這條街上就代表時髦的象徵。而庭爸總是在陽羨茶館附近的「四維自助餐」吃完飯後,與三五好友一同前往當時這條街上最熱鬧、最受歡迎的陽羨茶館報到,品嚐在當時相當火紅的泡沫紅茶與檸檬紅茶。這樣的習慣也一直延續到現在,雖然庭爸的女兒要求他要多嘗試不同的新口味,但庭爸最喜歡的茶飲仍然是這兩種最原始也最基本的飲料。

而這一喝,就變成了一種維持近三十年的習慣。因為庭爸喜歡店內有朝氣、熱鬧的感覺,且天天到店裡來報到,與員工們每日聊天漸漸熟識,又可在一天工作勞累後,來到這裡調劑身心,思考自己的人生與未來,因而愛上了春水堂。

「我一天沒喝到春水堂的茶飲就渾身不對勁,有時候若那天工作比較忙碌,我還是會抽空到店裡來點一杯紅茶,快速喝完就走!」庭爸大笑著說。對此,我感到非常驚訝,是甚麼樣的牽絆,才能夠讓一個人能夠對於某家店如此念念不忘,並成為自己生活習慣的一部份呢?

「一開始,這家店對我來說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吧檯文化』。」庭爸繼續說著當年的故事,「我喜歡坐在吧檯邊,看著員工們在你面前認真手搖茶飲的樣子,當茶飲遞到你的面前時,你喝下去的每一口,都可以感受到員工投注在內的熱情與用心。而且不僅如此,因為這一份服務工作可能是現場一半以上員工們的第一份工作,所以我常常在他們身上看到最單純最純粹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可以反映並投射在我自己身上,這個時候,往往是我感受到最沒有壓力、最無利害關係的時刻。」

真正偉大的人,必須將自己的文化傳承給全世界或下一代。

「對我來說,一開始喜歡春水堂純粹只是以『外行人看熱鬧』的心態來這裡喝茶,因為陽羨茶館當時是四維街上最有名的一家店!年輕人喜歡追求流行嘛!」說到這裡,庭爸不由得大笑了起來。「但是後來,我發現春水堂的老闆很有學養,他將中華文化融入茶館環境中,希望將『人文素養』傳遞給顧客。不僅如此,這裡還是個有制度的茶館,整體裝潢非常有內涵。」庭爸停頓了一下,接著略為羞赧的說,「在這裡喝茶,我不知不覺的也認為自己是個有品味的人了。」

庭爸認為,真正偉大的人,不是只吸取學習從別的地方獲得的文化,還必須將自己的文化傳承給全世界或下一代。「春水堂可以從當初街角一個不起眼的陽羨茶館,在三十年後開枝展葉至全世界,是相當不容易的!陪著春水堂走過這麼多載,看到春水堂不斷的茁壯,並試圖將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傳遞給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我感到與有榮焉。」庭爸雙眼炯炯有神的說。

「其實我最喜歡你們家的綜合豆干米血這道茶點了!你知道為什麼嗎?」正當我還試著在找尋背後原因的蛛絲馬跡時,庭爸就忍不住的自己公佈了答案,「因為這道茶點在菜單上的編號與我女兒生日是同一天!」說到這,庭爸忍俊不住的開懷大笑起來。「所以阿,我在這裡喝的並不只是茶,而是喝情感。」這樣的巧合更加深了庭爸對於春水堂的愛好與忠實。「我不應酬、不喝酒,我大多數的朋友都在這裡,彼此間沒有是與非的利害關係,所以我每天幾乎下班後都會來這裡喝杯茶、聊個天,看看老朋友,也交交新朋友。」這時候,庭爸突然像想起了甚麼一樣,「對了,雖然我剛剛說可以從員工身上投射我自己,讓我回到最質樸的初心,但是,其實在這裡我也很有成就感喔!」庭爸邊說邊微笑。

「雖然我不是這裡的老闆,但我喜歡觀察新進員工,我喜歡與他們討論問題,了解每個不同員工的個性,並根據不同的個性給予不同的建議。」庭爸自信的說,「所以在這裡,我不只可以看到自己的初心,還可以幫助別人,真是一舉數得!」我想,對於庭爸來說,春水堂四維店最令他割捨不下的情感就是吧!庭爸點頭稱是,沒錯,人是最難管的,這有點心理學的成份,是需要花時間深入溝通的。

在春水堂發展的過程中,最令他感到欣慰的就是「依然留著一個位子給老顧客們」。

而在陪過春水堂四維店走過這麼多年後,庭爸認為,在春水堂發展的過程中,最令他感到欣慰的就是「依然營業著,依然讓茶友們可以繼續品味到年輕時最懷念、最熟悉的滋味,依然讓眾多員工們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依然留著一個位子給老顧客們」。說到這裡,庭爸不由得多愁善感了起來。「春水堂四維店之前改裝整修時,前一天我還特地來到這裡,點杯紅茶坐在老位置上,想要把周遭的一切裝潢、環境記在腦海裡。因為每一塊磚土、每一片木材,皆是我看了三十年的記憶,真的會觸景傷情阿!」庭爸微笑著說。「現在的四維店,如果還保留著當初的吧檯有多好!如果一字排開都是手搖茶飲的員工有多好!三十年前店裡熱鬧的人潮、吧檯邊員工與客人說笑的聲音、手搖器上下搖動的喀擦喀擦聲,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情一樣,歷歷在目......爸看著遠方,記憶回到了他與春水堂四維店最初相識的場景。當初的年輕小夥子,純粹喜歡喝茶的感受,在三十年後,感動的故事每天繼續在這裡上演著......

這裡是春水堂的創始店-四維店。

【後記】
這天晚上,筆者與庭爸聊得十分盡興,以至於不知覺時間走的有多快,最後四維店的員工收拾東西準備打烊時,我們才發現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原來我們聊了三個半小時阿!

庭爸說,這就是命運與緣分,「命」是天生的、無法選擇的,就像你無法選擇自己出生在甚麼樣的家庭一樣;而「運」就是靠後天努力、靠自己胼手胝足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是命讓我們相識,而我們聊天的內容或激盪出的火花,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運。

這席有意思的話讓筆者事後思考了許久,也開始想認真來研究易經了()


最後,庭爸想要送給所有四維店的夥伴們一句話:「用心、專心,就會找到答案。」成功的人有成功的特質,有的特質是天生擁有的,這是命;但只要你用心去做、專心投入,一定會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這是運。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內容,請在最上面的標題下幫我們按個讚或分享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