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最早的冰品---冷飲的起源
周朝更設有專掌「冰權」的專人,稱之為「凌人」。「凌人」在西周時期,成為朝廷中的一員,專門負責冷飲的製作,足以說明當時冷飲的珍貴。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
唐代出現「冰商」,開始將冰當成商品來賣,不過這些冰商認錢不認人,有時反而弄巧成拙。據《唐摭言》記載:盛夏,蒯地人賣冰於市,過路人熱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為快。卻不料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結果路人 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冰都融化了,蒯地人終於弄巧成拙賠了本。晚唐時,商人為了招徠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顧客。
冷飲到了宋代,有了新的突破,且種類繁多,更出現了冷飲專賣店。北宋汴京(今開封)的冰店裡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當時的冰鎮酸梅湯更是風味獨特。南宋臨安(今杭州)街上賣的有「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等,宋劉松年的《茗閱賭市》、宋書家的《半茶圖》,還把出售冷飲場面畫入畫中。南宋詩人楊萬里詩中寫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他也曾對一種叫「冰酪」的冷飲大加讚賞;
後來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受元世祖賞賜,也嘗到當時的皇家冷飲「冰酪」。馬可波羅後來將「冰酪」的製作技術帶回義大利,經過幾百年的輾轉流傳、演變,最後成了今天大家常吃的「冰淇淋」鼻祖。
明清時,不少美味冷飲名品相繼出現了,僅《紅樓夢》一書中就有酸梅湯、玫瑰露、木樨露、涼茶及玫瑰鹵子湯等記載。
圖片資料
1.冰塊
2.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冰鑿罐,內有夾層,夾層放冰,罐裡放食物水酒。
3.掐絲琺瑯“冰箱”是乾隆年制的比較精緻的一款。 4.茗市圖
5.馬可波羅
文字資料引用出處:
1.【2009/07/26 聯合報】@ http://udn.com/
2. 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9/7/4/n2578407.htm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願景
願景 文/春水堂創辦人 2004 秋日
努力做了21年的事,還要更努力的做下去,要把位子空出來,也要創造更多位子,一次次的局面都充滿喜悅,挑戰與期待。人生的過程,古人之經驗歷歷在目,日出日落,生老病死,從來沒有脫離這樣循環的意外,有了智慧後,來看人生格外豁達,一再投入自己所設人生願景,就像蠟燭在燃燒,滿意燃燒時所放出的光與熱,那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唐人司空曙寫他的人生境界,有一首很迷人:
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夏季補氣盛品 《鰻魚飯》
可以吃到煮到恰好軟爛的米飯
搭配香氣四溢的鰻魚,
感覺很幸福。
迷人的炭烤鰻魚香,是日本人瘋狂的夏日美味。
炎熱的夏天,體力流失特別迅速,在日本的習俗裡,要戰勝炎熱的暑氣,就得吃烤鰻魚飯來補充元氣體力,主要是他們認為鰻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預防夏季疲勞、防止視力惡化,甚至可以保養皮膚。
日本人受到中國唐宋影響,依循時令享用當季大自然賜予的食材,而鰻魚在日本自從江戶時期就一直被視為是炎炎夏日之下的補身聖品,詩歌集【萬葉集】裡曾經歌詠夏季消瘦補身而吃鰻魚,可見對日本人而言,鰻魚自古便是夏天補給精力的來源,所以每年中元節後立秋前,被日本人視為是吃鰻魚的當令時節。
同屬海島氣候的台灣,夏季亦趨炎熱,以鰻補氣也漸成風尚。
春水堂選用新鮮鰻魚現烤,恰到好處的烤醬濃度,鰻魚多汁不焦乾,炎炎夏日搭配熟Q的米飯,吃起來香甜四溢,美味超人氣。
在春水堂品嚐鰻魚飯,可至以下分店:
台北 中正店 國家音樂廳地面層
台北 信義店 新光三越百貨公司A9館B1
台北 竹北店 竹北市文信路329號
台北 內湖店 日湖百貨公司8樓
台北 天母店 新光三越百貨公司天母店B棟3樓
台中 大墩店 大墩19街9號 (精明一街口)
台中 中港店 中港愛買購物中心1樓(與文心路交集)
台中 三越店 新光三越百貨公司9樓
各家分店售價與內容不盡相同,請依各店MENU為準,上圖海報為中港店價格。
編輯 / 小室盆栽
節氣-大暑
(國曆7月23日或7月24日)
「大暑」的前後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所以會特別感到氣候炙熱難耐。有句俗話「小暑大暑無君子」,它的意思是說:小暑、大暑這兩個節氣的天氣十分酷熱,很多人因為熱到受不了,就不顧面子把衣服脫掉,這樣子不但不禮貌,也失去君子風範了。
在夏天裡,午後下場雷陣雨是稀鬆平常的,不過如果連著好幾天都沒有下雷陣雨的話,可就要注意天氣預報,看看是否有颱風要來了,並且做好防颱準備。因為這個時節是颱風最頻繁的時節,而這種情形是颱風即將大舉來襲的警訊喔!
此時正逢小朋友放暑假的時候,酷熱的天氣不免讓人想到海邊遊玩戲水,以便消消暑氣。不過,出門玩水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沒有救生人員的河邊戲水,也不要單獨行動,隨時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才能在炎熱的夏天裡平安的享受玩水的樂趣喔!
☆ 節氣小農夫
這個時節是二期水稻插秧的好時機,所以田區所需要的水量會增加,如果在這時候發生乾旱缺水的情形,就會迫使農夫們休耕。相反的,如果因颱風來襲帶來過多 的雨水,就會毀掉農夫們辛苦栽種的作物。所以民間有「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這句諺語,表示大暑時節的雨水量對稻作的生長影響很大。
☆ 節氣小漁夫
在這個時節,台灣周圍的海域大多佈滿暖水魚群,如: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漁獲。這些都是漁夫們漁獲的重點海域 喔!不過,夏天吃海鮮除了享受美味之外,一定要相當重視保鮮和衛生的問題,因為溫度太高容易發生食物腐化、變質的問題。若是吃了不新鮮、不乾淨的東西,可 是會生病的喲!
☆ 節氣小園丁
有句話說「大暑吃鳳梨」,表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味道最甜美,是品嚐的好時機喔!鳳梨不僅是水果,它也被當成烹調菜餚時的甜美食材,十分可口。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雷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 節氣生活
大暑節氣裡,重要的民俗節慶首推農曆六月十五日的「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而「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麵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喔!
☆ 節氣俗諺
1.「大暑熱不透,大水風颱到」這句俗諺的意思是:大暑這一天如果不熱,就表示氣候不順,今年內必須特別注意水災或風災,以免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喔!
2.「熱在大小暑,好有雷陣雨」這句俗諺的意思是:大、小暑時節,炎夏天氣常常熱得讓人受不了,還好常會有午後雷陣雨出現,藉此舒緩了炎夏所帶來的酷熱。
參考資料出處: http://www.mdnkids.com/24seasons/summer3.htm